|
京津冀协同发展一、政策背景与目标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,旨在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,推动区域协调发展,增强区域整体竞争力和综合承载力。该战略通过促进北京、天津、河北三地的资源共享、优势互补,实现经济、社会、环境的全面进步。具体目标包括构建现代化首都都市圈,推动“轨道上的京津冀”建设,提升区域交通一体化水平,加强生态环境保护,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等。
二、主要进展与成果1. 经济发展:京津冀协同发展11年来,区域经济总量连跨6个万亿元台阶,2024年达到11.5万亿元。三地GDP增速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,分别为5.2%、5.1%、5.4%。现代化首都都市圈建设全面提速,重点产业链强链补链步伐加快,7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入选“国家队”,区域产业竞争力迈上新台阶。
2. 交通一体化:京津冀交通网络不断完善,“轨道上的京津冀”加速形成。2024年,京蔚高速全线通车,北京燃气天津南港LNG应急储备项目三期投产。2025年,津潍高铁、京滨城际、雄忻高铁等关键线路将提速建设,京唐城际铁路北京隧道段将建成通车。此外,通勤定制快巴开通11条线路39条支线,日客运量超7000人次。
3. 科技创新:京津冀科技创新协同深化,构建科技成果共享库,联合绘制区域概念验证、中试熟化平台地图。2024年,北京流向津冀技术合同成交额843.7亿元,同比增长12.7%。三地共同资助227项基础研究合作项目,1.43万台套科研设施与仪器向社会开放共享。
4. 公共服务:京津冀公共服务合作不断拓展,共建医联体115个,临床检验结果互认医疗机构达914家。三地同步出台推进京津冀社会保障卡一卡通规定,发布5大应用场景。此外,北京优质中小学基础教育资源与河北对接合作,强化京廊、京衡中医药重点专科建设。
三、未来展望京津冀协同发展已进入全方位、高质量深入推进的新阶段。未来,三地将继续疏解非首都功能,推动北京“新两翼”建设取得更大突破,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和北京城市副中心。同时,深入推进京津同城化,强化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,加快构建现代化首都都市圈,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。
|
|